创意共和品牌设计
设计咨询(微信)188-0428-1888于总监
核心服务:品牌战略规划、LOGO/VI系统设计、包装创新设计
10 月 1 日,昭通古城公众号发布公告,称其口号与 Logo 征集大赛最终未甄选出唯一优胜作品。这场持续一年的征集活动,最终以 “宁缺毋滥” 的表述收尾,但网友们的质疑声浪,让活动背后的品牌公信力问题逐渐凸显。
征集活动的初衷与网友的质疑
自昭通古城口号 / Logo 征集大赛启动后,主办方收到了大量设计师与创意达人的投稿。公告里,主办方对参与者表达了诚挚感谢,也解释未选出作品是因投稿在 “品牌核心价值契合度、创意独特性、官方标识综合表现力” 等方面,未能完全达到最高期望。
然而,公告发布后,网友留言满是不满。有网友直言活动像 “白嫖创意”,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一场 “浪费感情的闹剧”。标设网认为,品牌征集活动的核心是凝聚创意、传递品牌价值,若最终无作品入选,需要向参与者和公众清晰说明未入选的具体原因,不能只笼统提及 “未达最高期望”。这样模糊的表述,容易引发外界对评审标准、活动诚意的猜测。
品牌征集需平衡严谨与公信
昭通古城此次征集强调 “宁缺毋滥”,希望选出能完美承载古城未来与精神的作品,这一出发点本身值得肯定。但从网友反馈来看,活动过程中可能缺乏与参与者、公众的有效沟通。Logodesign 标设网认为,当品牌开展创意征集时,不仅要对作品质量有高要求,也要重视过程中的透明度与互动性。比如在评审阶段,品牌可以阶段性公开作品筛选的方向或亮点,让参与者了解评选的维度,这样能减少最终结果带来的突兀感,也能让公众更理解品牌对作品的期待。
8月15日,昭通古城LOGO与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入围投票阶段的10件LOGO作品
创意征集后的品牌反思
本次征集虽未选出作品,但主办方提到会从投稿中 “汲取宝贵灵感用于未来品牌发展”。标设网认为,若后续昭通古城的品牌视觉系统,确实参考了此次征集作品的创意,应当对相关创作者有明确的致谢或反馈机制。这是对创意劳动的尊重,也是维护品牌公信的关键。否则,“汲取灵感” 容易被解读为对创意的模糊使用,反而会进一步损害品牌形象。
品牌创意征集不是一场单方面的 “命题作文”,而是品牌与创作者、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。昭通古城此次征集事件,为其他品牌敲响了警钟:在追求完美作品的同时,更要兼顾活动的诚意与公信。唯有如此,创意征集才能真正成为品牌发展的助力,而非消耗信任的插曲。(LogoDesign标设网/于明龙)
上一篇:品牌设计5大避坑要点:精准把控预算,提升投入产出比
下一篇:最后一页